马来西亚普洱茶仓:盛极一时,半路夭折

马来西亚普洱茶仓:盛极一时,半路夭折

156阅读 2022-02-21 02:06 观点

2007年,普洱之殇前夕,云南普洱茶协与马来西亚普洱茶商会,在海鸥财团牵头下签署《吉隆坡宣言》,携手打造“普洱茶海外投资第三极”——普洱茶大马仓。

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茶友,可能会感到奇怪:云南和马来西亚距离上八竿子打不着,为什么要一起投资普洱茶?马来西亚地处热带,普洱茶不会放坏吗?

其实马来西亚这个地处海外的东南亚国家,与普洱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今天就来聊聊,当年业界寄予厚望,但半路夭折的一个著名项目——大马仓。

得天独厚的仓储条件

说到大马仓,就要先了解这里的气候。马来西亚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,年均温在22到34℃之间,平均湿度在60到75度之间,可谓是四季如夏,一雨成秋。

马来西亚的降雨虽然频繁,但大都属于雷阵雨,只持续半小时左右,不仅能很快降低温度,而且雨停后天晴的速度很快,水分迅速蒸发,相对湿度也不会太高。

除此之外,马来西亚还有一大特点——极其旺盛的空气对流。

马来半岛的海岸线十分狭长,内陆又有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,这就造就对流强劲的海陆风,存茶时的通风性极佳。

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转化,与仓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着很大的关联,一般来说温度在20℃至30℃,相对湿度在60%至70%为最佳。

而马来西亚全年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之内,仓储管理成本大大减少,借用当年一位茶人的话说:马来西亚的环境,简直是为普洱茶仓储量身打造的。

相较于云南仓和广东仓,在大马仓存放的茶品,既不用担心湿度过大造成茶叶受潮发霉,在适宜温湿度下,转化效果也相当不错。

因此,大马仓的天然仓储环境确实是得天独厚的,但当年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却无声无息地陨落在了岁月长河中,现在已很少有人再提及。这期间发生了什么?

盛极一时的大马茶仓

当年大马仓的兴起,不仅得益于其优越的天然仓储环境,而且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,那就是我国明清时期的大型移民潮——下南洋。

现在所说的南洋,一般指环绕着我国南海的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东南亚地区,在福建广东地区,下南洋也称“过番”,属于闽粤方言,指的是到南洋一带谋生。

早先进入马来西亚的华人,主要有广东广西人,来自潮州的客家人、和闽南的安溪人,这些地区的百姓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,饮茶这一习俗也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。

不过当时安溪人习惯喝铁观音,而客家人则喜欢武夷茶,六堡茶消暑祛湿,清热润肺的功效传开后,才成为了马来西亚华人的传统饮品。

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,西方殖民帝国在东南亚进行资本掠夺,马来西亚盛产的锡矿,是生产弹药枪支的重要用料,成为了西方列强掠夺的主要对象。

1893年~1900年,本土的矿业工人不够,对外大量招工,很多迫于生计的华人就被迫到南洋做矿工,移民潮数量达到顶峰,总规模可达百万。

华工们在马来西亚虽然能维持温饱,但地下矿洞的湿气非常大,工作环境异常恶劣,当时流传的“早上你抬乡亲葬,下午就换你被埋”,是华工艰难的生存写照。

正是六堡茶的普及,才让当地的华工们免受湿气之苦,也正是六堡茶的普及,让两广地区的传统饮品在马来西亚迅速传开,为普洱茶的传播奠定了喜好基础。
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台湾的普洱茶热不仅传到了大陆,也传到了很多东南亚国家,尤其是马来西亚的一些茶商,还数次参与了国内的普洱茶炒作。


少部分富人还以藏茶为爱好,尤其喜欢收藏号级茶,比如乾利贞宋聘号。而随着国内普洱茶热潮的进一步发酵,这些富人圈子背后的资本,也注意到了普洱茶的价值。

2007年,海鸥集团宣布高调进军普洱茶界,斥巨资在马来西亚建设“海鸥大马仓”,并与马来西亚基金管理公司共同上市“全球首支普洱茶基金”,当时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。

鼎盛时期的马来西亚,号称是全球普洱茶的第二大市场,海鸥集团老总还立下雄心壮志,声称要在未来取代广东芳村的地位,成为国际普洱茶集散中心。

当年有大量马来西亚茶商,到云南采购普洱茶,2007年国内普洱茶市场崩盘后,大马市场虽坚持了一段时间,但由于本地市场狭小,后来也就此沉沦,不温不火。

不过,随着来国内普洱茶市场的再此兴起,大马仓返流回来的普洱老茶,数量也逐渐增多,由于独特的仓储环境,这些回流的老茶转化效果确实可圈可点。

因此近些年来,也有越来越多的普洱茶人,注意到了大马仓优良的仓储环境,一些眼光长远的普洱茶企业,已经着手在马来西亚建立专业茶仓。

云南收购来的新茶,在大马仓陈化,最后再回销国内消费市场。随着大马仓的不断发展,这条横跨海内外的普洱茶产业链,不失为一条独特的业界赛道。

口感纯净的回流老茶

大马仓的普洱茶到底好不好,还是要靠品饮价值来说话,由于大马仓温差较大,通风性良好,与云南仓和广东仓相比,大马仓回流的茶品,口感上存在一定差异。

比如这款2004年班章野生茶王(大马仓回流),就兼具了班章单一茶青的特性,和大马仓存放的优点,茶汤非常纯净,没有什么杂味。

马来西亚客商定制—2004年班章野生茶王

这款是早期马来西亚茶商在班章茶区(单一茶青)选取原料,压制而成的,总量只有8400饼,每饼都有唯一编号,在大马仓陈化多年后回流广东,很有大马仓储特色。

采用铁饼压制工艺,茶品饼形工整,压制紧实,条索紧结显毫,色泽褐黑润亮,干茶香气显,喉润持久,身体微微发热冒汗,体感舒适。

目前市面上从大马仓回流的产品不多,作为新兴的普洱茶仓储,大马仓不仅有得天独厚的陈放环境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市场形成了互补。

在近年国内普洱茶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,洞若观火,未来光明的大马仓,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

来源:陆离茶寮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上一页:喝普洱茶到底能不能减肥?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